논어서설, 독논어맹자법
論語序說 史記世家曰: 「孔子名丘, 字仲尼. 其先宋人. 父叔梁紇, 母顔氏. 以魯襄公二十二年, 庚戌之歲, 十一月庚子, 生孔子於魯昌平鄕陬邑. 爲兒嬉戱, 常陳俎豆, 設禮容. 及長, 爲委吏, 料量平; 委吏, 本作季氏史. 索隱云: 「一本作委吏, 與孟子合. 」 今從之. 爲司職吏, 畜蕃息. 職, 見周禮牛人, 讀爲樴, 義與杙同, 蓋繫養犠牲之所. 此官卽孟子所謂乘田. 適周, 問禮於老子, 旣反, 而弟子益進. 昭公二十五年甲申, 孔子年三十五, 而昭公奔齊, 魯亂. 於是適齊, 爲高昭子家臣, 以通乎景公. 有聞韶 問政二事. 公欲封以尼谿之田, 晏嬰不可, 公惑之. 有季孟吾老之語. 孔子遂行, 反乎魯. 定公元年壬辰, 孔子年四十三, 而季氏强僭, 其臣陽虎作亂專政. 故孔子不仕, 而退修詩̖ 書̖ 禮̖ 樂, 弟子彌衆. 九年庚子, 孔子年五十一. 公山不狃..